上海衡山路12#地块宾馆项目位于上海市衡山路—复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核心地段,是市中心繁华区域。本工程用地面积10800m2,基坑尺寸约为150m×60m,面积约为9000m2,开挖深度为11.45m,局部挖深为15.95m,如图1所示。
1.2环境概况
由于施工场地狭小,本工程南侧衡山路为唯一进出入口,其周边环境非常复杂,相邻建筑距离仅为6~10m,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。
基地范围内含既有下卧隧道工程,其2条已建隧道由场地西南侧直通至一座位于地下室中部位置的竖井(图1),建筑基坑施工对既有下卧隧道影响较大。
1.3地质概况
本工程场地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,地基土属第四纪松散沉积物,主要为黏性土、粉性土组成,缺失上海地区正常沉积的⑥层暗绿色黏性土,而使⑤层沉积深厚,⑦层顶面埋深加大。
2深基坑施工风险分析
2.1环境风险分析
(a)基坑周边环境复杂:作为市中心风貌保护区域,本工程东临正在施工的704项目基坑工程,北邻多幢多层居民老公房,西近衡安大厦高层,与相邻建筑最近距离仅为6m。基坑开挖深度为11.45m,南侧唯一出入口衡山路旁尚有煤气、上水、雨水、电力、通信多条市政管线,且部分管线业已老化。万一施工不当,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。
(b)特别需要指出的是:基地范围内含既有下卧隧道工程,其2条隧道建于上世纪60年代,由场地西南侧直通至一座位于地下室中部位置的竖井:隧道直径约5.8m,顶部埋深约14.70m(仅距工程底板2.20m);竖井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,基础埋深约24.0m(需拆除工程底板以上部分)。其年代也已久远,结构老化,对环境变形十分敏感,须重点加以保护。
2.2基坑本体风险分析
基坑尺寸约为100m×60m,开挖深度为11.45m,局部挖深为15.95m,属典型的深基坑施工。基坑施工周期长,开挖后若长期暴露容易导致基坑变形,更严重的可导致基坑坍塌事故。
3深基坑施工时既有下卧隧道的保护技术
3.1三维数值模拟
利用新型有限差分法(快速拉格朗日方法)建立三维模型,模拟岩土由弹性至塑性屈服、失稳破坏直至大变形的全过程,本方法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模拟施工全过程土体变化情况,以及分析地下隧道、桩等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,这是其他数值分析方法所无法比拟的(图2、图3)。
